微软 Loop 终于上线,但是就这?太失望了

微软 Loop 终于上线,但是就这?太失望了

微软 Loop 实在太拉胯了!

本文目录

隐藏

1.

先下结论:Loop 能替代 Notion 吗?

2.

产品定位

3.

笔记结构

4.

基础介绍 – 功能模块

5.

功能介绍 – 表格

6.

最重要的特性 – Loop Component(组件)

7.

尚未更新的亮点

8.

零碎的问题记录

原文首发:公众号 @ 二一的笔记

在漫长的等待后,微软 Loop 终于上线了。测评了一夜,却非常失望。从我目前的体验来看,Loop 完全可以说是靠宣传片的效果粉饰了它的平庸,播片有多好看,我现在对它就有多失望。

开玩笑地说,感觉有三分之一的经费是用在了制作动画效果上了。但微软的宣传「骗」又似乎一贯如此,就也不算很意外吧。

在公众号上开始动笔的时间已经是凌晨四点半,好久没有这样写热点,眼睛都快合上了,如果文章出现错漏,或者你与我有不同的意见,欢迎留言讨论,也欢迎将文章推荐给更多人~

​​

先下结论:Loop 能替代 Notion 吗?

我的结论是不可能,原因有二。其一、现在的 Loop 完全给不了你任何惊喜,我对它的悲观期待是,且不说超过,它要想赶上 Notion 的体验,中间至少还隔着 10 个 wolai。

原因其二、Notion 主打的概念是 all in one,但 Loop 主打的概念将会是 one in everywhere(Office 365 里的 everywhere),这与 Notion 有本质区别,文章后面我会详细展开这一观点。

总的来说,从产品设计、到功能性以及稳定性,现在的 Loop 真的给人一种「就这?」的感觉。虽然我一直在反思对这样一个刚上线的产品是否会过于苛刻,但开发了这么久却惊喜寥寥,真的很难不说失望。

产品定位

巨硬给 Loop 的宣传标语是「Think, plan, and create together」,显然文档创作和协同编辑是它的基本定位。在实际体验中也确实能从各种细节上看到 Loop 几乎无处不在的协同编辑特性(后面会介绍),但除此之外,它的亮点真的很少。再加上国内目前的 Loop copilot (类似 Notion AI)还无法使用,可以说最大的亮点也被剥夺了。

​我完全能够接受一款产品因为复杂或者有想法而变得难用(指上手难度),但普通或者平庸将是一击致命的缺点,再简单易用的产品也将因此被我毫不犹豫地放弃。

​​

笔记结构

Loop 的笔记结构分为三层,从外到里依次是 Workspaces – Pages – Components,即「笔记空间(项目) – 页面 – 组件」。

最顶层的文件夹是 Workspaces,它可以在画廊和列表这两种视图之间来回切换,但也仅此而已。

​​

在宣传片中我们能看到,完全体的 Loop 能直接从 Office 365 的其他产品中导入文档或数据到 Workspace 中,如下图所示。但目前我的 Loop 似乎还未上线这一个功能,也有可能还在灰度中。

​​

如下图的侧边栏,在这个 Workspace 中,Loop 就直接导入了诸如 PPT 或者 Word 等文件

​​

另外,在任意的 Workspace 内,它的侧边栏是树状结构的笔记列表,你最多可以新建 5 层的子页面深度。

​​

新建笔记后,就到了笔记结构的最后一层,即右侧的笔记输入区。

它就像所有的 Notion-like 产品一样,都可以为这一页笔记设置图标以及封面,但可惜的是目前只能使用内置的素材,你还无法像 Notion 那样手动上传自己想要的图标或封面。

​​

基础介绍 – 功能模块

Loop 的功能模块也是需要通过斜杠 /​ 命令来唤出的,但是从这里开始,令人失望的地方就来了。

​​

首先、功能模块极其稀少

包括标题、表格、Checkbox、以及有序和无序列表在内,Loop 的所有功能模块竟然只有 16 种,这对用惯了 Notion 的用户来说,也许是另一种概念的「降维打击」吧。

​​

其次、不具备分栏排版的特性

Loop 的块状编辑器虽然可以通过拖动来重新排列块的位置,但也就仅此而已,它不具备像 Notion 那样的分栏排版模式,这使得它排版的灵活度几乎为零,你只能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书写你的文档。

​​

功能介绍 – 表格

Loop 中没有看板、没有画廊、没有日历、也没有数据库的概念,只有结构非常简单的表格。

​并且你也只能为这个表格设置 6 种属性的字段,包括文本、数字、日期、人员、投票,以及标签。

​基于这些字段属性的排列组合,Loop 内置了 3 个结构非常简单的模板,分别是任务表、投票表、以及进度追踪表,使用体验也很一般,只能说聊胜于无。

​​​如果要为这个表格强行找一个优点的话,可能就是它不像 Notion 那样会强制为每个表格设置一个 Title 字段,毕竟 Loop 的表格也没办法展开为 Page,自然也就不需要 Title 了。

​​

最重要的特性 – Loop Component(组件)

在 Loop 中,每个页面、文字段落或者每个功能模块都可以通过点击左上角的六个小点,然后选择创建为 Loop 组件。

这个 Loop 组件看起来很像 Notion 中的同步块(Synced Block),或者wolai 、Logseq 等双链笔记中的嵌入块。

​只不过区别在于,Notion 的同步块只能在 Notion 内部使用,而 Loop 的组件则可以在所有的 Office 365 产品中(例如 Outlook、Teams 等)嵌入同步和协同编辑,至少宣传片里是怎么说的,因为目前国内还无法使用这个功能(或者我的还在灰度)。

​​巨硬的理想场景是,你可以将「在 Loop 中创建的组件」直接嵌入到 Outlook 邮件中,然后发送给协作对象,而他也无需登录 Loop,然后直接在 Outlook 中协同编辑这个 Loop 组件,如下图所示

​​每一个 Loop 组件的共享和编辑权限也都是独立的,看起来还算灵活

​​所以 Loop 与 Notion 的差异在这里就体现得非常彻底。

Notion 除了凭借自己创建的多种功能模块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,还以非常开放的态度内嵌了几十种第三方应用工具,使其成为了大而全的一站式工作平台,最大程度降低了用户在各种工具之间来回切换的成本。

而 Loop 的核心目标虽然与 Notion 近似(降低切换成本),但它的做法是将 Loop 的组件直接嵌入到其他工具当中,如此一来也能降低用户切换不同工具的使用成本。但 Loop 最大的问题在于,它的 Everywhere 是限定在 Office 365 内部的 Everywhere,这就很尴尬了。

如果我原本并不是 Office 365 的用户,我有可能会为了去用别人创建的 Loop 组件,而去付费购买 Office 365 吗?如果我已经是 Office 365 的用户,Loop 这么弱鸡的功能模块,又有什么理由吸引我去用它?

只能承认,微软的广告片做得是真的很有一套。

​​

还有一点想说的是,我认为至少在国内,Loop Component 的体验将是灾难级的,因为就我经历的而言,咱们的协作环境、平均的协作水平实在太差了。

尚未更新的亮点

在本次体验中,由于部分功能还未上线,所以此处仅引用宣传片中的资料,供大家简单参考一下。

1、Loop Copilot,类似 Notion AI 的问答助理

​​2、Jumpstart,将其他 office 产品的数据中导入到 Loop

​​

零碎的问题记录

糟糕的稳定性

几乎每隔半小时,或者只要编辑操作一多,我都必定会遭遇一次页面崩溃、需要重新加载的情况。有时候幸运能找回崩溃前的记录,有时候则会亲眼目睹写好的内容在你眼前消失,并且找不回来。

如果切换到美国节点,情况似乎能稍微改善一点,但也不一定。

​​

一些强迫症细节

当打开侧边栏时,标题和段落就没法对齐,这让我很难受

​​

最后,虽然感觉这篇文章分析得很浅显,但实在太困了,就到这里为止吧希望睡醒之后不会发现有什么写得太离谱的地方。如果本篇文章对你有帮助,请推荐给更多的人看吧,谢谢你~

​​

本站所有文章,除非特别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转载本文需附上本文链接,未经授权,禁止大篇幅复制、盗用、采集或发布本站内容至其他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

相关推荐